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习园地 >> 正文
二十四节气——“立夏”

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

万物进入生长的旺季

绿荫渐浓,蛙声初鸣

风暖昼长,夏意悄至

气候立夏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,标志着夏季的开始。立夏的“立”字,意味着开始,而“夏”则有大、假之意,这里的“假”通“大”,指的是春天播种的植物至此已经直立长大。这一节气的确立,可追溯至战国末年(239年),它不仅是古人对自然节律变化的深刻洞察,也是农耕文明中重要的时间节点。立夏的到来,预示着日照增加、气温逐渐升高、雷雨增多,万物进入旺盛生长期。

三候

一候蝼蝈鸣

蝼蝈也叫蝼蛄,是一种比较大的昆虫。立夏一到,夜晚人们就能听到聒噪的雄蝼蛄不停地鸣叫求偶。蝼蛄不仅擅长游泳,还有倒退疾走的“绝活儿”。不过,它们可不是什么善类,蝼蛄栖息于土壤中,它们在地下挖掘隧道,使作物的幼根与土壤分离,从而使作物因失水而枯死。

二候蚯蚓出

立夏后,气温明显升高,雨水增多。雨后,我们往往能看到蚯蚓从地下钻出来,在地面上蠕动。它们的外表虽然毫不起眼,但真算得上是“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”。它们不仅能帮助农民疏松土壤,有益于农作物的生长,本身还有药用价值。

三候王瓜生

立夏的最后五日,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地攀爬、生长。5月—8月是王瓜的花期,8月—11月结果。王瓜的果实呈卵圆形,成熟后呈红色。

传统民俗

尝新食鲜

江南一带素有"立夏尝新"的习俗。人们会采摘新鲜蚕豆、樱桃、青梅等时令果蔬,制作乌米饭(用南烛叶汁染黑的糯米饭),寓意驱邪避暑。家家户户还会煮"立夏蛋",用茶叶或核桃壳熬煮,孩童佩戴五彩丝线编织的蛋套,祈求夏日安康。

称人祈福

"立夏称人"是一项充满童趣的古老习俗。人们在村口或庭院悬挂大秤,坐进秤盘,由大人记录体重。民间认为立夏称重可以避免"疰夏"(夏季消瘦),更有"秤花一打二十三,小官人长大会出山"的吉祥话,寄托对孩童健康成长的期盼。

立夏斗蛋

煮熟的鸡蛋染成红色装入丝线网兜,孩童们以蛋相撞,蛋壳不破者为胜。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游戏,既是对农耕时代"以卵祈丰"的传承,也暗合中医"以形补形"的养生智慧——圆润的鸡蛋象征圆满安康。

春意藏,夏初长

愿你在暖风里收获蓬勃的能量

与时光共生长,不负盛夏光年


编审:刘 珏/复审:赵新乐/终审:王莉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