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习园地 >> 正文
二十四节气——“小暑”

《咏廿四气诗·小暑六月节》

〔唐〕元稹

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。

竹喧先觉雨,山暗已闻雷。

户牖深青霭,阶庭长绿苔。

鹰鹯新习学,蟋蟀莫相催。


1、暑气渐盛

每年7月6~8日,太阳位于黄经105°时是小暑节气,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小暑,六月节。暑,热也。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今则热气犹小也。”小暑开始,江淮流域“梅雨”季节就要结束,即为出梅。而7月11日入“头伏”,即将面临盛夏“大热”。

古人有云:“天下良辰、美景、赏心、乐事,四者难并。”“小暑”谓,何难之有?倏忽温风至,良辰循流光而凝。庭院清荷香,美景在窗外肆意。入山驱溽暑,赏心赖灵蝉悦耳。心静自然凉,乐事为半日清闲。

2、物候现象

一候温风至:小暑时节,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,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。此时的风不再是清爽宜人,而是热气腾腾,让人感受到明显的炎热。

二候蟋蟀居宇:由于天气炎热,蟋蟀离开了田野,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。在《诗经·七月》中就有“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户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”的描述,这里的八月即夏历的六月,对应小暑节气。

三候鹰始鸷: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,而选择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。鸷指凶猛的鸟,这里指老鹰在高空中盘旋、捕食,以适应炎热的天气。

3、小暑习俗

“食新”

民间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“食新”的习俗。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,人们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,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,恳请保佑风调雨顺。并将新打的米磨成粉,制成各种美食,与邻居乡亲分享来吃,表达对丰收的祈愿。

吃“三宝”

黄鳝。俗话说的好,“小暑黄鳝赛人参”,小暑前后的黄鳝非常肥美,这时候吃黄鳝,可以帮助我们滋养脾胃、除风湿。

莲藕。莲藕味甘涩,性平,夏天食用甘甜爽口,清热凉血,清热去燥。尤其是对于容易焦躁、心烦的朋友来说,夏天吃点凉拌莲藕,非常的有益。

绿豆芽。小暑多吃绿豆芽,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排毒利尿,还能够清热毒、解暑气。清炒绿豆芽、凉拌绿豆芽都是比较常见的解暑小菜。

“晒伏”

民间有"六月六,晒红绿"的习俗,将衣物、书籍晾晒在阳光下,防霉防蛀,俗称"晒伏"。

4、寄语

生活难免“暑”气蒸腾,

愿你我如夏木阴阴,

在时光里从容生长。


插图来源:无版权网站 pexels/来源:云图有声/编审:刘 珏/复审:赵新乐/终审:王莉华